世纪恒通在线提示:《蒙(méng)求》是唐朝李翰(hàn)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,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,上下两句成为对偶,各讲一个掌故,总计2484字。
【原文】淮南①食时,左思十稔(rěn)②。
【注释】①淮南:即淮南王刘安。汉高祖刘邦的孙子,西汉著名文学家,曾编著《淮南子》一书,影响深远;相传他是中国豆腐的最早发明人。
②左思十稔:左思,字太冲,齐国临淄(今山东淄博)人。左思是西晋时期闻名于世的文学家,擅长写作辞赋,成语“洛阳纸贵”即与他有关。
十稔,花费十年的时间完成个人著作,形容勤奋刻苦,终有所成。
【译文】淮南王刘安在两顿饭相隔的时间内,将《离骚》全部注释完成;左思花费了十年的时间,终于写成了《三都赋》。
【典故】淮南食时:典故出自于《汉书·淮南王刘安传》。
西汉时期,淮南王刘安是当时著名的文士,在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。有一次他前往京城长安朝见汉武帝,汉武帝趁机让他帮忙注释一下《离骚》。
接受命令后,从清晨到中午吃饭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,刘安就将《离骚》注释工作完成了,他的神速令人叹服,从侧面也反映出刘安深厚的文学功底。
左思十稔:典故出自于《晋书·文苑传》。
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,在汉赋的写作上有着出众的文采。后来他为了写《三都赋》,曾先后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进行构思创作,期间他还下大力气去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,非常辛苦。
当《三都赋》完成后,人们从中欣赏到了曹魏、蜀汉以及孙吴三国各自都城的繁华景象,这一汉赋名篇不仅得到了当时朝中重臣张华的赞许和推崇,就连其他京城的士人也竞相抄写传阅,一时之间用纸量大大增加,洛阳的纸张价格也随之上涨了好多倍。
【赏析】淮南王刘安文思泉涌,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对典籍的评点工作,其才能令人惊叹;左思为了写作《三都赋》,收集大量资料,在厚积薄发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不难看出,我们看到他们辉煌成绩的同时,还要看到他们辛勤努力的付出。所以在日常学习中,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就,而是要多问问自我付出了多少,努力了多少。
图片
【原文】刘惔(tán)①倾酿,孝伯②痛饮。
【注释】①刘惔:字真长,沛国相县(今安徽宿州)人,东晋时期著名清谈家。
②孝伯:即王恭。山西太原人,东晋时期官员。
【译文】刘惔仰慕名士何充,恨不得将家中的美酒都搬出来让他随便喝;王恭认为只有那些对酒当歌、快意人生的人,才配得上名士的称号。
【典故】刘惔倾酿:典故出自于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。
刘惔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士,但是他对当时同样是名士的何充极为敬重。刘惔知道何充非常喜爱喝酒,但是何充每次喝酒都能够保持优雅的举止,不会因为贪杯而损害个人的形象,于是刘惔就说:“每次看到何充喝酒,我恨不得将家中的美酒都拿出来让他一次喝个够。”这也从侧面表示刘惔对何充的敬仰之情。
孝伯痛饮:典故出自于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。
对于名士的定义,东晋时期的著名大臣王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,他认为所谓的名士,并非单单在才能上高出众人一等,最为主要的是,当人们清闲无事的时候,能够痛饮一场美酒,同时还可以在喝酒之后朗诵一遍《离骚》,拥有这种潇洒生活方式的人,才可以称为名士。
【赏析】何充非常喜爱喝酒,但始终具有较强的控制力,能够维持个人良好的形象,这一点难能可贵。实际生活中,很多人因为贪杯而误事的例子比比皆是,充分说明对方定力不够。
王恭对名士的理解,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具有真实的性情,以及对美好生活理念的追求,符合这样两个标准,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士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交易平台,股票配资入门,正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